【独家专访】李景虹院士等联名上书:国家应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型冠状病毒的元凶被科学家证实存在于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媒体报道这也是一个交易市场),极可能是寄生于蝙蝠体内的SARS样冠状病毒中的一个分枝(据高福团队论文),而吃蝙蝠的风气,也在民间餐桌上屡有出现。国际上的科学家更是警告人们,目前还有约160万种未知的野外病毒存在,其中很可能存在致命性和传播力更强的病毒,很多都没有应对的药物和疫苗。
一时间,全国各地执法部门都在加大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1月26日联合发文疫情期间禁止一切野生动物和活禽交易之后,1月31日,公安部也下发紧急通知,提到要动员广大群众踊跃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形成合力应对。
对于吃野味,人人喊打,社会上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的情绪,而率先采取行动的,则是科学家群体。早在除夕前一天的1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杨芳、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会办公室调研员黄宇平、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联名,通过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建议》,建议认为,这次因国人食用野生动物造成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也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不良影响,呼吁国家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工作,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此后,包括中科院院士许智宏、方精云、魏辅文等19位院士学者又一次联名,呼吁主管部门全面杜绝非法食用野生动物。
一,“只有从法律上着手,我认为才能真正得到改变”
《科学大师》:您是化学科学家,为什么会关心起野生动物这个问题?
另一个方面,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和身份,更多还是要事业在心、责任在肩。我既是科学家,也是政协委员,不管从哪种角色,应该说都与大家一样,肩负着服务人民健康和美好社会的责任和使命,都应该时刻把国家大事和老百姓利益放在心上。这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对我们国家就是一次灾难,也是我与其他同仁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共同提出建议的原因之一。
我们国家从十八大以后,中央就提出文明社会、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蓝图,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理念,也都要求我们把责任担在肩上,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建言献策。我从2013年担任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系列提案,包括了健康、医疗、精神文明、生态、科技、教育、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等领域的主题。建言献策是每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科学大师》:你们这个建议1月23号就提出来了,而且是直接提交给中央层面的正式建议,不是一般的社会性呼吁,中间是怎么操作的?
三部委1月26号出台禁令,这既是部委积极工作的结果,也是对我们呼吁的一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我们先后通过北京九三学社市委向全国政协、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北京市统战部等部门及时提交提案与建议,层层呼吁,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有关部门及时发布出台了文件和政策,对这一次全面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凡是野生动物,都应该禁食
《科学大师》:你们建议中强调必须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而不是有分别地只保护重点、珍贵的野生动物,为什么?
李景虹:我们国家原来就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只是保护了一些重要的、珍稀的、濒危的野生物种。这些法律条文所涉及物种范围并不全面,没有真正从源头上管住食用野生动物的恶习。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和重视,虽然保护了重要的珍稀动物,但大量的野生动物仍然长期存在捕杀和食用的现象,也就一直潜伏着对人类传播病毒的风险。所以,要从根本上全面禁止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对人和动物的和谐发展和构建全世界的生态文明都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大师》:禁止的难度会不会很大?
李景虹:的确,想要真正禁止还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一个是我们执法的力度和效率够不够?野生动物链条上存在各种利益主体,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理顺,最终形成有效监督和严格执法。
我们应该考虑利用大数据科技,对我们社会上很多的消费链实现跟踪,如果抓到野生动物交易、经营主体,要严格地执法,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我注意到,网上有报道认为目前还存在着上千吨的野生动物产品,没有受到禁止和销毁。如果事实如此,我担心可能过一段时间,风头过去了,野生动物食用和交易现象又将死灰复燃,这方面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吃野生动物不可取,杀野生动物更不可取
《科学大师》:有一种声音认为,人类历史上为了生存,一直在开发和拓宽自己的食谱,吃野味也理所当然,没什么不对,您怎么看?
改变陋习,我们要形成相应的文化,形成相应的法律,形成严格的监管和执法。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需要走向文明,这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大师》:一说野生动物引起了病毒感染和传播,大家心有余悸,有人想要毒死公园里的野生动物,有人则干脆丢弃家养的动物,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景虹:这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如果毒死野生动物,以为这样就能彻底杜绝病毒传染,这是更可怕的现象,到时候世界上就只剩下我们人类自己了,那我们人类又谈何建设美好的家园,难道这不更可怕吗?我们的健康理念,应该是人类和野生动物、和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人类应该追求的是这种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这样才是真正科学和文明的做法,我们的社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
四,应该将吃野味的风险警示升格成国民教育
《科学大师》:其实早在10年前,我们国家已有科学家通过论文揭示了食用蝙蝠的风险,但不太为人关注,您觉得应该怎么拓宽传播边界?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对推动这类科普能不能起到作用?
李景虹:我们社会的不文明饮食和就餐习惯,已经让我们的社会付出巨大的“血”的代价了,应该在各种媒体进行长期的科学普及,这非常重要。再在国民教育中,如从中小学开始,在教科书中应该要加入不吃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内容。建议教育部对现行教材进行重新审订,强化绿色文明健康理念,教育孩子关爱大自然、更多关爱野生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就让他们能在价值观上打下坚实基础。
五,灾难面前大家应该各尽其责,因为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科学大师》:同样是科学家,您怎么看待科学家在当前这样一次关键时刻的重要性?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尊重科学家群体的存在,进一步注重科学研究,而不是在紧要关头才想起科学家?
李景虹:不光是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可以看到科学家的重要性,以及各个主体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同样是如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命运共同体,在灾难面前,没有人是可以独善其身的。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协力、共同携手战胜疫情。
我们看到冲在一线的医生,他们承担的压力是多么重大,可以说是负重前行,是他们每个人用自己的躯体、冒着健康风险,给我们构筑了一个健康的屏障,这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
《科学大师》:现在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除了野生动物之外,您还比较关注抗击疫情过程的什么问题?
李景虹:无论是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群,还是政协科技界群,大家所关切的,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是一样的。我们每天都在讨论,关注的点有很多,氛围也很浓重,比如有关疫情进一步扩散应该怎么控制、医护人员安全风险如何得到保护?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困难人群的生活怎么得到缓解。围绕这次抗击疫情的相关议题,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能为这个过程贡献一些绵薄的力量。
出品|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本文地址: https://www.717b.com/hlwzxwz/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