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医学创新很紧迫,当今医学面临极大挑战|内科|西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樊代明院士医学创新很紧迫,当今医学面临极大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网易新闻《科学大师》栏目

网易新闻《科学大师》栏目本期访问医生,他最看重和喜欢的是“医生”头衔,因为治病救人是他毕生从事的本职工作,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专家、学术界大咖,是中国工程院、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亦曾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等职。

他还是一位网红院士,有着受人称赞的口才,生动幽默的谈吐,他的讲座,总能引得听众笑声掌声不断。他敢于亮明自己的专业观点主张,其中的不少观点尤其值得当代医学反思。

樊代明院士/受访者供图

一,医学是人学,丢掉人文的医学会很可怕

《科学大师》:您有一个观点给我印象很深刻,就是认为当今医学和人文、伦理方面的不协调,医学人文有时荡然无存或体无完肤,这个为什么这么重要?

樊代明:医学说到底是人学,人学跟别的学问不一样,医学里边包括科学、包括技术,但是不能把医学只看成是科学、是技术,如果医学被科学技术绑架,就失去了温度,就是个冷冰冰的东西。大家现在进医院看病,不都是这样的嘛,机器一开动,给你检查完了,医生看看检查结果,说你得病了你就得病了。这种纯粹依靠机器的医学,它怎么会有温度?我一直说病人首先是人,你医治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人,不是一个器官,更不是一个小小细胞或小小分子。

现在的不少临床医生,忽视“视触叩听”或“望闻问切”,这其实才是基本功,来了一个外伤病人,手折了、腿断了,不去检查病人,反而让去照一大堆片子,有的甚至无视病人存在,以为“检不出什么指标升高、看不见什么异常阴影、查不到什么异常细胞”就表示没得病,而“检出什么异常指标、看见什么异常阴影、查到什么异常细胞”就表示一定得病了,殊不知人是变化的,“同病异影、异病同影、一病多影、多病无影”都是时常发生的情况。如像上述从事医学,不仅治不了病,反而会造成新的问题。

病人,是指得了病的人,所以我们不仅要治他的病,还要关心他这个人。有时候人比病重要,病人的病变可能是体现在身体上的,但痛苦却在他心里,要把病治好让他恢复健康,不仅医生要努力,也要调动病人自身的努力。如果病人心理有问题,哪怕治好他身上的病,可能不久病也会复发,因为根子上没解决问题。如果不把病人身体和心理两种疾病同时治疗,再多的医生也会有治不完的病人。

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医学在不断发展,心理治疗却慢慢被疏远,甚至曾经还有过完全被否定的时期,我们一度把身体之外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统统说成是伪科学、假医学或唯心论,现在还有这种情况。但我们知道,很多病的症状,你在身体上是查不出病变的,因为是心理障碍造成的,调理好心态就可以消除疾病。而且多数时候,心理障碍和身体上的疾病是共同发生的。这时候你丢了人文的东西,你丢了对人的关怀和关心,你就不一定能把病治好。

将来我们的医学发展,必须做到心身结合。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当医生,只会做手术不懂心理,他就是一个兽医;当医生,不会做手术只会用心理来忽悠人,那就是巫医。

其实国外早就说到了,全世界第一家肺结核病疗养院的创建者爱德华·利文斯顿·特鲁多医生,他的墓志铭上就这样写: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在国内社会上很流行,被当作心灵鸡汤了。我认为,通过医生治愈的病人,往往是少数,只会是少数,更多病人的康复,是要靠病人自己的力量,医学或医生只是帮助病人。这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所以我主张医生和病人要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相互助力,共同作战。我们不能在病人的体内开一个战场,用手术刀和药片去跟癌细胞相斗争、跟病菌相斗争,其实病人自身的自然力是非常强大的,医生需要帮助他们保持和加强这种自然力量,而借助这种自然力治疗疾病是最有效的。恢复病人自己精神层面的力量,自然力就可以唤醒,让他自己保持这种力量,而我们医生要充分去呵护它。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也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品和手术刀。有的病人,用语言治疗获得的结果可能比用药品和手术刀治疗还好。我时常想,把晚期癌症病人分成三组,一组用药品,一种用手术,一组不告知病人病情,只用语言安慰治疗,哪组平均存活时间更长,应该有答案。

至于说到医学伦理,这太重要了,医学如果不讲伦理,那就会很恐怖,就会谋财富命,把病人当作摇钱树,当作牟利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国内医疗领域偶有发生,非常值得警惕,不夸张地说,这严重影响甚至干扰到医学的正常发展秩序。大医精诚,医生是一个慈悲、博爱的职业,不能成为坑人的骗子。

《科学大师》:您同意医疗产业化这种提法么?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包括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会不断应用到医疗当中,大家抱有期待,觉得科技发达,对医学会有很大帮助,造福更多的人,但您似乎并不看好这种发展?

樊代明:我不是不看好,而是认为凡事不能过头,一过头就会出现问题。尤其要警惕医学被资本绑架,这会导致医学失去人性。机器说你行,你不行也行,机器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机器看病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人工智能给你看病,搞不好会有麻烦,它是在人(医生)的能力达不到的某一点上,过度的发达,它的功能被放大了,某一点上它可能是强的,但其他方面它强不过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人(医生),它只会越来越细分,同时离人文越来越远。而且医生自己的能力也容易有退化风险,因为完全依靠机器诊断,医生自己还需要努力上进么?我认为任何先进的技术,只能是辅助于医学,只能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相反,陷入到以技术为主、以技术为先,否则就会走入误区,见物不见人。

樊代明院士(右)在《科学大师》访谈现场/网易新闻供图

二,当代医学很少出华佗、李时珍这样的大师,值得反思

《科学大师》:当代医学为什么再也难以出现像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这样一些大师、名家?

樊代明: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医来讲了。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从晚清以来一直到今天,为什么出不了很著名的医学家?我想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医学越分越细,最后甚至分散到某一个分子上了,这种越来越专、越来越细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让医生成为医学大家的。

华佗、孙思邈、张仲景那些名医,都是集天下医学之大全,我认为他们自己本身在医学原创上特别贡献的不一定很多,神农尝百草,也不全都是神农氏一个人在尝,可能是之前的一百个或一千个医家自己尝过之后,由他(神农氏)把这些结果收集起来。因为他们时常到民间去验方,背着个背篓走街串巷深入民间,收集各种方子,这个学一点那个学一点,最后把它汇集整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拿去试,哪个行哪个不行,到最后就形成了可以传承的典籍,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整合出人才,整合出大家。所以我有一个观点是大师胜在整合。

清朝以后,由于西医学的大量引入,现代医学进行了专科细分,细到某一科的医生只能专治某一种病,不管别的,也管不了别的,治得了肝,就治不了胃,治得了头,就治不了脚,普遍是这样,这怎么能出博学多识的医学大家呢。

在专科细分的情况下,我们医学队伍中的若干仁人志士或者大专家,只是工作在健康的某一个层面的某一个时段或某一个分子,他很难成为呵护健康的大家,所以不易被人民所记住,也很难超越张仲景、华佗这些古代的名家。因为他的贡献是极少一点,或者贡献只体现在一个专科的某一个病的某一些时段、某一些病人而已。

我不是否定现在的一些医学前辈,但你看看等到他们一去世,过不了多少年以后,还有谁记得住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们医学发展出了问题。

《科学大师》:现在大家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到我们的医学人才培养是不是也有些问题?老实说对于医学生的培养,究竟是什么样的层次和水准,我们外人一无所知,不知道每年走上岗位给老百姓打针开药救死扶伤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樊代明:我只能说,我们现在医生队伍里面的人,有一些素质也是堪忧的,你把考100分的和考50分的、考40分的人,比一下,相互之间是明显不同的。你说考低分的那些人怎么能去当医生呢?现在就有这种情况。一个考上三本的人,出来以后也可以当医生。你要考试,当医生的人成绩起码得100分。(这种现象是局部还是普遍的呢?)这是很普遍的,现在三本的学生那么多,比一本学生招的还多,考那么点分数,居然就可以上大学当医生,这种人他进学校后也不好好学,经常上课打瞌睡,学一点技术,就可以上岗了。这种培养模式是不可取的。

在国外,工科四年下来,才能读医科,我老师他们,那时一个班进学校是62个人,毕业时只有12个,其他的都被淘汰出局了。现在国家医学教育严格实行8年制的虽然有,但比较少,经过这种严格培养出来的人,智商还是不一样的,你要跟他说起话来,他很容易理解,智商太差的又不好好学的学生,你跟他说上半天他都不容易理解到位。所以你说这怎么能出得了医学大师?他的学术底子本来就不行。

三,现代医学有的已经走进了发展的极端,微观到分子细胞解决不了问题

《科学大师》:现代医学细分,甚至可以微观到人的细胞、分子和基因,这为什么不好?不是越精确越管用么?

樊代明:越分越细,不一定管用。自从荷兰的贸易商与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来,西医学的研究就逐渐从宏观向微观发展,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一直到分子、夸克,人们想找到生命的真谛和本源,也想找到疾病的本质,微观也许是物质的本质,但生命只能在一定层面上才会表现出来,太细未必能说明生命的本质问题。我们治病不全是针对某一个分子,或靶点,而是针对的一种状态,改善或复原一种状态。如果只是针对分子,那是解决局部微观问题,但你抑制了一个分子,另一个分子就会起作用,阻断了一条通路,另一条通路就会开放,压下葫芦起了瓢。

专业细分,导致很多医生只能看一个病,或只能看一个病的病灶,知识和技术太局限,越专越局限。这种西方世界的医学研究已经走到死胡同,研究得太细什么都说不清楚,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以大家各治各的病,甚至一个病需要多个科来治,有时候病人到了医院,大家会诊,都说这个病跟自己无关,纷纷走开,结果病人躺在那里没人管。这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在细分的过程中,我认为要回归整体,我们是在治病不是在治细胞,也不是在治分子,而是在治人。所以我主张要从微观回到宏观,要不然早晚出问题。

我们不能总是用降维思维来指导医学的研究。健康是一件复杂且可变的事,老是想把复杂变为简单求解,这在医学办不到。

科学研究物质的存在,而医学研究物质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这种关系就必须升维,升维就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升维到健康这个层次,升维到整体这个层次,而且还要赋予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得到真正有利于整体、有利于健康的东西。

对现在这种医学无限细分的情况,我很忧心。也正是这种忧心,才想着推动整合医学发展。如果所有人都是小富即安,那就麻烦了,忧心是动力,忧则变嘛。

《科学大师》:如果不走整合医学之路,当代医学前景会怎么样?

樊代明:现在学生在课堂学的知识,有些支离破碎,年轻人学的是支离破碎的碎片化的老知识,得到的是这种教育,教出来的医生不会有整体观念,所谓高精尖的专业人士,视野只会更加狭窄,没办法博学多能。我们的医学只会越来越被动和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疾病,甚至会束手无策。因为现在的病人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跟以前不一样。疾病是千变万化的,哪怕是同一种病,在不同人体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差异,不可能就是一个表现,这时候不靠整合医学,现代医学就会走上歧途。不走整合医学的发展道路,我不能想象还有哪一条路可走。

樊代明院士在《科学大师》访谈现场/网易新闻供图

四,现有4万种疾病,90%以上的病无法治愈

《科学大师》:现在各个层面都提创新,大家关心,医学上面怎么能够提升创新力?

樊代明:人类医学是在进步,但现在也遇到很多新问题,遇到了极大的考验。比如气候变化,时而太热,时而太冷,人体正在接受新的考验。污染,不仅是我们从空气中吸进的污染,我们吃的东西也有各种各样的污染,这种在物质交换中间发生的污染在过去是没有的。再比如辐射,太阳光,过去我们享受阿尔法射线和贝塔射线,非常温暖,伽马射线原来是下不来的,有大气层阻挡着,保护着我们,但现在大气层也被破坏了,站在树荫下看不见太阳光,但是你天天在被“放疗”。又比如现在的抑郁症越来越多,因为人们压力大,精神紧张。这些东西都是过去没有见过的,中医没见过,西医也没见过。如此大的问题,一般简单的生物很容易发生适应和变化,比如病毒、比如细菌。但人不是一时半会就可适应的,医学知识体系要发生变化,要适应新的问题。更主要是人自己变了,我们人类平均寿命过去只能活40多岁,现在要多活上40年甚至于50年,但对后头增加的这几十年,我们的医学都没有准备好,我们还是按过去老一套经验,来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的呵护,那是搞不定的,不仅是西医搞不定,中医也搞不定。

我最近去朝圣,过去的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等这些人都是圣人,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用他们当时的理论来解决现在的问题,能行吗?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现在的环境因素和人体变化都不同了。但是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他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第二他们善于整合,这些圣人他自己真正个人的原创贡献是很少的,他都是背着一个背篓,走乡串户,深入民间,多少年以后,把各地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整合起来,形成了他们的典籍,像《千金方》、《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典籍,其实都是这样一个整合形成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高度整合。这也是发明也是创造。

《科学大师》:樊院士,医学专业上有没有统计研究,就是究竟现代人的疾病越来越多,还是古代人的病更多?

比如肿瘤,按照现在的治疗,中国是100个病人大致40个可以活到5年或5年以上,我们叫临床治愈,但60%的病人是活不过5年的,这还只是平均数。有些在中国高发的肿瘤,比如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活过5年的病人只有20%,有80%的病人是活不过5年的。

我们作为医生,应该是对所有的肿瘤病人能实现整体效果比较好的治疗才是,而不是我们的治疗只对那20%的人有用,剩下的都没有用。我们每一个人(医生)用自己的方法都说能够治疗的肿瘤病人超过20%活下来,那把所有的方法加起来数字上看会超过100%,甚至于1000%,其实都是在治能治的那一部分肿瘤病人,有一些你能治,但是大部分你是治不了的,其他80%的病人你用尽了所有方法去治,到最后都不管用。

所以这种专科分类对医学发展来说是一个错误的导向,比如治疗肝癌的,应该是能治疗所有的肝癌,以这个做分母,那才算本事,你说我就挑着治,我把能治的肿瘤病人都挑着治,治不了的让再去找别人治,那肯定是别人水平不行。这不是医学要追求的目的。

我以前说过,诊断要比谁早,治疗要比谁晚,能把晚期的病人治好,这是最高水平,早期能治疗只算一般水平,早期要看你有没有本事把病情给诊断精确,这能衡量你的水平。这是医学上我们要注意的。

《科学大师》:听您这么说,似乎医生有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因为能治的病要远远少于不能治的病?

樊代明:你说得非常对,我经常说,我们人类的疾病,1/3不治也好,1/3治也不好,1/3治了才好。大家经常有一种误导,就是我们把1/3治了才好的病,和那1/3不治也好的病,加在一起,夸口我们能实现70%左右的治愈率。

最科学的做法,应该是那1/3不治也好的病人,你就不要去治疗了,1/3治了也好的病人,你挑出来专门给他治疗,至于对那1/3治了也不好的病人,我们要去追问,为什么或者用什么方法来治他们才能好,在我们的脑子里一定要考虑如何实现更高的治愈率,这才是对的,而不是你把1/3能治好的病人挑出来治,然后说你能百分百治好。

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现在三四十岁的人,慢性病越来越多,医学要去做一系列研究,我们的医生是有限的,经费是有限的,更主要的是要认识生命的本质和医学的本质,要提倡慢病的带病健康生存。目前世界上有400种常见病,90%以上无好药可治,最常见最简单最多发的感冒是我们治好的么?其实是病人自好的,因为疾病是自限性的,我们只是帮他们减药河治症状。如果病人自己免疫力很差,医生再治也不会好,的确,医生只是帮助他们减轻一些症状,防止并发症产生。再比如世界上将近7000种罕见病,其实99%以上没药可治,罕见病多数靶点是知道的,可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值得反思。

樊代明院士在2023网易未来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网易新闻供图

五,如果都说好听话奉承话,医学就不能朝前发展

《科学大师》:您讲的这些话,让我感到大开眼界,作为医学专家,您能坦承很多病在医学上目前还是无解的,并不是我们外人想象的那样,医学很强大,可以包打天下,直面挑战和问题,这恐怕也是您能成为受大家关注的网红院士的原因吧?

樊代明:我们提整合医学,特别是那些不懂医的老百姓最支持我,因为我讲的东西很得人心,老百姓一听都是大白话,都听得懂。

舆论上传得最多的就是我说的这段话:1/3的病不治也好,1/3的病治也不好,1/3的病治了才好,很多医生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他们喜欢搞得自己好像包治百病,病人去了以后他怎么可能这么跟病人说呢,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1/3治了才好,那是他的成绩,他还要把1/3不治也会好的病,也算成是他治好的,是他的功劳,其实那个病不用他治,病人也会好,所以这两个加在一起就60%多了,另外1/3治也不好的病,他再怎么换方法也不行,但对医学最大的考验恰恰就在这1/3,这才能看出你有没有真功夫。这1/3一旦得到突破,人类医学才会前进一大步。

至于我自己为什么会红起来,我也没有找过原因。我就是我自己,我可能跟别的专家不大一样,不太会学术腔来学术腔去,这是一种科普的讲话方式。我们医生的职业就是这样,我们是为病人服务的,不说大白话大家听不懂,能跟病人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最好,因为医学是人学,需要走入人心。

《科学大师》:您讲的有些话,是不是也会得罪同行,同行听了会不高兴吧?

樊代明:有些人是不高兴的,但你如果不想得罪同行的话,那我们的医学就不会发展了,就到此为止了。尽说些大家爱听的话,有很多问题就解决不了。

有些同行很反对我,他们经常说,樊医生你给我们留点饭吃吧。我的回复就是,我们尽量做好饭吃,不是不让你吃饭。

当然,也有些医生会喜欢我,比如病人治不好,他们就讲,樊院士早就说了,有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院士都说了,你就不能怪我无能了。这是我没想到的,我的本意并不是为医学的无能为力背书,而是要促使大家去端正思想,正视问题,努力求解。

六,我劝大家别瞧不起中医,有些病还真得靠中医

《科学大师》:最后我想请您讲一下中医。我自己有时候也去医院,比较一下,我觉得中医那一套:望闻问切,相对来说还是挺适用于中国社会的,医生跟病人之间,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不过现在一讲中医,就有很多人责骂它,让人难以理解。

樊代明:人一旦站在偏向的立场,说中医就专门说它的缺点,说西医就专门说它的优点,就像两个姑娘往那儿一站,对其中一个姑娘光挑她的缺点,对另一个光说她的优点,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常常是这样,既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的人一个劲在那里评价中医。我自己是西医,但我对中医很尊重,我认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

我一直说,中医传续了几千年,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立下不朽功勋。如果没有中医,如果我们祖先在某一辈出了问题,现在还能有我们么?这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常识。本来中西医都各有特点,都可以治病,还可以互补,但现在相互抵触。

我特别要告诫咱们当西医的同行,一定不要瞧不起中医,有些西医办不到的事,中医可以办到。比如现在不孕症发病率有些地方达到20%,五个育龄妇女就有一个生不出来孩子,什么原因呢?西医查出她激素是正常的,她输卵管也是通的,就是生不出来。中医开几服药一吃,生出来了。保胎,西医要人家躺着不要动,最后还是流产了,中医开几服药吃,把胎保住了。我自己经常到各地开会讲课,有时候胃不舒服,甚至腹泻,检查没问题,吃西药也没用,藿香正气水一喝就解决问题了。

客观地讲,中医、西医都有各自的特点,都可以治病。中医讲整体,是宏观的整体概念,没有微观的物质基础或机制来加以证实;西医只在微观中游刃有余,通常又与宏观的整体脱节,两者完全可以互相补充。我认为中医、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文化,把他们的优势整合起来,就是人类医学所需要的,也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

广铁集团长沙南火车站 2024-01-23 15:23:34

出品:网易新闻《科学大师》栏目


本文地址: https://www.717b.com/hlwzxwz/25.html
全局中部横幅
32PK-最火的学习心得资讯平台

朋克心得,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心得资讯库。

思而思学教育网_专注于学习资料考试经验分享的教育门户网

思而思学教育网(www.gxscse.com)专注于学习资料、考试经验分享的教育门户网,让思而思学教育把最好的学习方式传递给每位用户!

河南芭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河南芭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前身是河南精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研究、生产、推广农作物高产专用肥料

凯利移民_出国移民,购房移民,护照移民,小国护照

凯利移民是专业互联网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海外移民、海外置业、海外房产、海外医疗、国际游学等服务,拥有资深的移民顾问团队竭诚为您服务。

私域流量运营_私域营销工具_无锡集赞企业微信SCRM客户管理系统

无锡集赞科技公司是全渠道数字化运营服务商,致力于私域流量运营,私域营销工具,企业微信SCRM客户管理系统及小程序定制开发,服务于无锡-苏州-常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为客户提供从策划到执行一站式落地服务

趣味集 | 汇集网络新鲜资讯,打造轻松阅读空间

汇集网络新鲜资讯,每日轻松一刻、新闻哥、神吐槽、FUN来了等精彩内容每天更新,趣味集旨在为您提供一个轻松的阅读空间。

第二届“南孔杯”廉洁文学创作大赛

第二届“南孔杯”廉洁文学创作大赛

河北建才玻璃钢有限公司

河北建才玻璃钢有限公司是集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型企业。

弹簧厂家_拉伸簧批发_压缩扭力弹簧_强力异形弹簧-廊坊市兴发弹簧有限公司

廊坊市兴发弹簧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力弹簧,强力弹簧,异形弹簧为主。规格钢丝从0.2-40,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制做,价格合理、供货及时、实行三包,用优质的加工制做和精良的工艺服务于客户。咨询热线:18032611168

亿恩网-跨境电商新媒体-跨境电商资讯平台-亿恩网

亿恩网致力于为跨境电商行业提供全球跨境电商新闻资讯以及跨境独立站,亚马逊,eBay,Wish,速卖通平台运营营销干货和行业生态新闻的电子商务新媒体平台。

全局底部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