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朱骁洵:5G医疗的探索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机器人|物联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网易科技《5G+访谈》公号:smartman163
万物智联的5G时代即将到来,2019年5月开始,网易科技重磅打造“5G+访谈”,邀请行业内大咖共话5G,探讨“5G+”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网易科技将通过专业视角持续为大家带来5G最前沿的报道。
本期访谈,网易科技对话中国研究院院长,对5G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随着
5G商用的落地,5G医疗健康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
5G 时代智慧医疗白皮书》提到,虽然
我国
5G医疗健康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
是
5G医疗健康前期探索已取得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实现了5G在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应急救援、远程示教、远程监护、智慧导诊、移动医护、智慧院区管理、AI辅助诊断等众多场景的广泛应用。研发关键:
市场需求
“
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在
5G、物联网、AI等方向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并且通过与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很多基于实际需求的创新成果。另外
,西门子物联网服务事业部有近
200位解决方案开发专家,负责制定针对客户切实痛点且具有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朱骁洵
谈到。
在他看来,
5G医疗的探索,除了技术积累和方案解决外,最重要的是业务部门反馈的市场需求。与传统产品开发需要系统论证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不同,
西门子选择将
敏捷开发的方法论引入到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
:
开发出一个原型,放在客户侧迭代,客户追加了新的需求
。
基于新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版本,
很多细节都是在迭代过程中推敲出来并追加进产品中去的
。
及时的市场需求使西门子
通过反向创新的方式与客户
实现了
价值共创
。
应用推广:道路仍长
5G商用落地以后,5G+成为人们的关注点。面对中国医疗资源严重不平衡的现状,远程医疗成为迫切需求。现如今,
行业内普遍共识是
5G具备高带宽、低时延、点对点的特点,非常适合交通、医疗、工业这三个主要应用场景。虽然
从
5G应用的角度来讲
,没有技术瓶颈
。
但是在医疗行业,
5G手术、5G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除了
CFDA颁发的许可,同时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以及医疗标准的出台,从实验阶段到大范围推广仍需
一段时间。
将
5G技术应用到医疗超声领域,是一次医疗行业的改革。
朱骁洵
表示,
现在
5G赋能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线问诊,医生诊断、治疗必须到现场。当在线诊断和治疗通过5G得以实现的时候,上下级医疗资源得到联动,会伴随
出现医疗监管侧如何去规范、如何规避或解决可能会发生的伦理问题。交通
和
医疗都是以安全为导向
,
需要
强监管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变化
稍
慢
也
是非常正常
且
有必要的。
数字化转型
:
市场机遇
随着中国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成功转型成为了热点话题
。
根据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对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数字
化
转型的常年跟踪调查,借助数字化成功转型的企业,普遍以业务转型为导向建立战略格局,而非单纯以新颖的技术工具或局部流程变革驱动。
朱骁洵
认为,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自上而下,从战略规划到实施的过程
。
其中
有很多非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变革管理、人才培养,让企业从管理模式和人员的配置上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然后,这些战略才能推进,
从而
转化为可量化的目标。
“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被商业互联网影响的人,走上商业世界的领导岗位,将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的开端。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一定会经历反复推敲、价值共创这个过程。目前,中国社会鼓励创新、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者允许大家试错
,
这些都是中国市场独特的机遇。
”朱骁洵
补充道。
网易科技:
西门子已经有了自己的
5G系统集成技术,您是如何思考的?为何会想到将5G应用于医疗领域?朱骁洵
:
首先,这与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长期的研发积累密不可分。西门子全球
14个公司核心科技在中国都有布局,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在5G、物联网、AI等方向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并且通过与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很多基于实际需求的创新成果。其次,西门子物联网服务事业部有近
200位解决方案开发专家,包括西门子用户体验(UX)专家、数据科学家、行业专家、以及开发工程师们,负责制定针对客户切实痛点且具有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来自业务部门反馈的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反向创新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价值共创,为西门子医疗提供了
5G系统集成技术。网易科技:
对于
5G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您有哪些思考?5G在当下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未来的价值又回走向哪里?朱骁洵
:
现在行业内普遍共识是
5G具备高带宽、低时延、点对点的特点,非常适合交通、医疗、工业这三个主要应用场景。而从5G应用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没有技术瓶颈,但是在医疗行业,5G手术、5G机器人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需要CFDA颁发的许可,同时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以及医疗标准的出台,从实验阶段到大范围推广仍有一段时间。网易科技:
西门子首次将
5G技术应用到医疗超声领域,在这次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可以分享?网易科技:
您认为
5G对于医疗来说意味着什么?5G技术将会如何“重塑”医疗格局?朱骁洵
:
医疗服务的业态会发生改变。现在
5G赋能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线问诊,医生诊断、治疗必须到现场。当在线诊断和治疗通过5G得以实现的时候,上下级医疗资源得到联动,那么就出现医疗监管侧如何去规范、如何规避或解决可能会发生的伦理问题。交通、医疗都是强监管的领域,是以安全为导向的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变化会慢一些是非常正常也有必要的。网易科技:
随着中国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成功转型成为了热点话题,您对此有哪些思考?西门子是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
朱骁洵
: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自上而下,从战略规划到实施的过程,当然,客户可能处在转型的不同阶段,正因如此,客户需要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网易科技:
您认为数字化带给中国的机会主要在哪?您有哪些建议。
朱骁洵
:
最后我想说,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上至下的影响。说到中国的机遇,我认为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被商业互联网影响的人,走上商业世界的领导岗位,将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的开端。而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一定会经历反复推敲、价值共创这个过程。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者允许大家试错;社会鼓励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错;这些都是中国市场独特的机遇。
网易科技:
在医疗行业数字化的浪潮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朱骁洵
:
医疗是询证科学,需要大量经验积累、需要时间,临床医生的培养过程通常很长,因此我们说
AI非常适合询证科学。AI能够帮助人加速学习的过程、加速知识迭代、知识传播的过程。AI还能够辅助决策支持、辅助诊断。网易科技:
它们在医疗中有什么具体应用?
朱骁洵
:
AI可以替代人的大量重复劳动,例如,查病例。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实现电子病例、结构化病例,以及历史病例的结构化,通过让机器学习历史病例,加速知识迭代、归纳总结。医学也是由复杂的系统组成,大量数据孤立地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为了让这些协同产生效果,有必要通过物联网技术,例如数据中台(
data layer)来管理。医疗的数据中台应该是病例作为骨干串起来,为AI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实现统一的数据治理。医院里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物联网做资产管理。例如通过物料追踪,减少冗余,提高效率。医院大量存在的耗材、器官、管制药品、医疗废弃物也需要精细化管理,物联网可以帮医院管理这些资产。
医院的流程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优化。工业领域,数字化工厂实际上是将流程中的节拍优化。而医院目前更多还是凭经验,每一个环节的效率、瓶颈在哪;有没有优化的可能;某特定疾病发生或节假日时期的医疗保证等等,现在都是靠冗余来解决。实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优化这些管理学上的问题。
网易科技:
协作机器人远程操作技术是西门子正在研发中的项目,请问这个项目将会应用于怎样的医疗状况下?它的研发将会在医疗行业中取得怎样的效果?
朱骁洵
:
医疗是协作机器人最常用的应用场景之一。现在的医疗场景里,大多数是基于协作式机器人开发的,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检查。自主机器人是西门子
14个公司核心科技之一,2017年,公司宣布西门子中国将主导全球自主机器人的研发工作,所以对于西门子中国来说,机器人的技术储备是成熟的。然而,这里仍然存在监管、法规甚至伦理的问题,例如,机器的原因导致了医疗事故,责任谁来承担?因此,在行业监管、政策制度完善之前,推广应用协作机器人还需要时间。
出品|网易科技《5G+访谈》公号:smartman16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朱骁洵
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在
,西门子物联网服务事业部有近
最重要的是业务部门反馈的市场需求。与传统产品开发需要系统论证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不同,
敏捷开发的方法论引入到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
开发出一个原型,放在客户侧迭代,客户追加了新的需求
基于新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版本,
很多细节都是在迭代过程中推敲出来并追加进产品中去的
及时的市场需求使西门子
通过反向创新的方式与客户
应用推广:道路仍长
行业内普遍共识是
是一次医疗行业的改革。
出现医疗监管侧如何去规范、如何规避或解决可能会发生的伦理问题。交通
医疗都是以安全为导向
强监管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变化
随着中国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成功转型成为了热点话题
根据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对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数字
转型的常年跟踪调查,借助数字化成功转型的企业,普遍以业务转型为导向建立战略格局,而非单纯以新颖的技术工具或局部流程变革驱动。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自上而下,从战略规划到实施的过程
有很多非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变革管理、人才培养,让企业从管理模式和人员的配置上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然后,这些战略才能推进,
转化为可量化的目标。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被商业互联网影响的人,走上商业世界的领导岗位,将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的开端。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一定会经历反复推敲、价值共创这个过程。目前,中国社会鼓励创新、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者允许大家试错
这些都是中国市场独特的机遇。
西门子已经有了自己的
首先,这与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长期的研发积累密不可分。西门子全球
其次,西门子物联网服务事业部有近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来自业务部门反馈的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反向创新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价值共创,为西门子医疗提供了
现在行业内普遍共识是
我们需要将需求快速转化为一个解决方案。举医疗这个例子,西门子医疗有远程控制的需求,于是双方讨论如何实现。与传统产品开发需要系统论证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不同,我们将敏捷开发的方法论引入到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全部开发过程只有
医疗服务的业态会发生改变。现在
随着中国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成功转型成为了热点话题,您对此有哪些思考?西门子是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自上而下,从战略规划到实施的过程,当然,客户可能处在转型的不同阶段,正因如此,客户需要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举例来说,我遇到很多企业的
这需要客户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这个信任从何而来?回顾西门子
您认为数字化带给中国的机会主要在哪?您有哪些建议。
最后我想说,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上至下的影响。说到中国的机遇,我认为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被商业互联网影响的人,走上商业世界的领导岗位,将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的开端。而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一定会经历反复推敲、价值共创这个过程。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者允许大家试错;社会鼓励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错;这些都是中国市场独特的机遇。
在医疗行业数字化的浪潮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医疗是询证科学,需要大量经验积累、需要时间,临床医生的培养过程通常很长,因此我们说
它们在医疗中有什么具体应用?
医学也是由复杂的系统组成,大量数据孤立地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为了让这些协同产生效果,有必要通过物联网技术,例如数据中台(
医院里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物联网做资产管理。例如通过物料追踪,减少冗余,提高效率。医院大量存在的耗材、器官、管制药品、医疗废弃物也需要精细化管理,物联网可以帮医院管理这些资产。
医院的流程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优化。工业领域,数字化工厂实际上是将流程中的节拍优化。而医院目前更多还是凭经验,每一个环节的效率、瓶颈在哪;有没有优化的可能;某特定疾病发生或节假日时期的医疗保证等等,现在都是靠冗余来解决。实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优化这些管理学上的问题。
协作机器人远程操作技术是西门子正在研发中的项目,请问这个项目将会应用于怎样的医疗状况下?它的研发将会在医疗行业中取得怎样的效果?
医疗是协作机器人最常用的应用场景之一。现在的医疗场景里,大多数是基于协作式机器人开发的,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检查。自主机器人是西门子
然而,这里仍然存在监管、法规甚至伦理的问题,例如,机器的原因导致了医疗事故,责任谁来承担?因此,在行业监管、政策制度完善之前,推广应用协作机器人还需要时间。
本文地址: https://www.717b.com/hlwzxwz/500.html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理士国际)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全系列蓄电池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理士国际00842.HK)。经过多年成长,理士国际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蓄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理士电池在国内广东、江苏、安徽和国外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越南建有11个区域性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共有员工100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500人。理士国际拥有的105条电池生产线及相应的检测设备,以及广东、安徽、江苏三个专门的蓄电池研发中心,共同构成了企业先进而雄厚的研发制造能力,企业生产的备用型、起动型、动力型全系列蓄电池包括:AGM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GEL)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纯铅电池,UPS用高功率系列电池,船舶用电池,铁路用电池,起停电池,汽车用蓄电池,摩托车用蓄电池,OPzV、OPzS、PzS、PzV、PzB管式极板蓄电池,高尔夫球车用蓄电池,扫地车电池,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等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广电、铁路、太阳能、UPS、应急灯、安防、报警、园艺工具、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车、叉车、电动车、童车等十几个相关产业,年生产能力总和超过2000万千伏安时。